提起風機運維工,給大家的印象就是一身油漬的工作服,一臉黝黑,頭戴小頭燈,肩挎工具包,穿梭在風場各自負責的風機之間。而“我愿做一顆螺絲釘,扎根崗位,不負年華”,“我愿活成一束光,照亮奮斗路”,“我將用我的行動擦亮黨員名片”等等,這些話語已成為玉門“風電郎”的精神支柱。
每天,天剛“麻麻亮”玉門風機運維班的小伙子們就開始一天的日常工作了。按照事業(yè)部定檢、消缺的設備管理要求,為保證機組性能,消除安全隱患,小伙子們以時不我待的干勁全力以赴。04月10日,這天早上06:50左右,玉門風機運維班的同志們照舊從后臺監(jiān)控系統(tǒng)查看風機的相關數據,認真分析各項參數排查風機隱患,突然發(fā)現DY87號風機在凌晨04:15分顯示齒輪油溫高告警,但此時齒輪油溫只有56攝氏度,風機運維班人員一想到今天有大風,加上在這個即將迎來烈焰盛夏的過渡期,怎么會放任這種“毒瘤”肆意妄為的膨脹呢?負責人立即安排黨員潘慧智帶頭當好“夏病春治”設備治理的“排頭兵”,重新更改計劃工作,將這種隱患通過風機定檢工作,徹底根治。
08:40分,DY87號風機負責人潘慧智按照規(guī)定辦理好“兩票”和“六規(guī)”后,急急忙忙又對工作班成員龍繼平說,“你和小高兩個人去把治理齒輪油高溫用到的洗車機、溫控閥、濾芯、塑料布等準備一下,再單另找一個干凈的大空桶裝一桶稀釋過的清洗劑洗散熱器用,這次我們在定檢的過程中一定要把這臺風機齒輪油溫高的隱患給解決掉”,好的。待所有安全措施落實完畢后,09:30分DY87號風機負責人潘慧智按照工作前預想的治理方案,清楚的指揮工作班成員在機艙控制面板上手動啟停油泵電機,進行聽音和油管實際溫度檢查,然后對齒輪油溫傳感器測量,無異常后,最后到更換濾芯和溫控閥,清洗散熱器了,待這些工作結束后又開始手動啟動散熱電機十分鐘左右,溫度基本沒有變化。此時大家的心都懸在空中了,這意味著真正的故障原因并未找到,這時黨員潘慧智一臉焦慮,開始深思熟慮起來,經過短短幾分鐘后,他判定問題肯定是出在散熱器風扇上,“由于舊的這種散熱風扇葉片太小,散熱不好,而且風扇運行年限時間過長,轉動軸承磨損嚴重,導致轉速緩慢造成散熱不良”,講完后,他立即安排工作班成員小高,到場站庫房找一個寬葉片的散熱器風扇來。差不多20分鐘后,就已經開始更換散熱器風扇,在更換的過程中所有人員都是滿頭大汗,汗水浸透了衣襟,油泥沾滿了他們的肌膚,一個個零件在他們的汗水中被拆下,清理、維修、更換、組裝。經過一波游刃有余的操作后,更換工作已順利完成,再次試轉散熱電機后,從機艙控制面板上清晰的看到溫度在緩慢下降,這時隱患真的是徹底消除了。大家都是喜笑盈腮,合不攏嘴,滿滿的成就感,對潘慧智也豎起了大拇指,也對玉門風電場的黨員同志們給于了高度評價,“你們真不虧為是玉門風電場的一把‘尖刀利刃’”!
正是“風電郎”的這種不畏酷暑,黨員帶頭的埋頭苦干和甘愿經受高溫和刺耳噪音的“烤驗”精神,才能圓滿完成任務。雖然在檢修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但大家不畏艱難,集思廣益,學中干,干中學,不斷總結經驗,把一次次隱患治理工作作為一次次崗位成才、實戰(zhàn)練兵的機會,想生產所想,急生產所急,為生產保駕護航是設備人的天職。為事業(yè)部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